首页 新闻 正文

【玄牝之门,开卷即见——《道德真函》邀您破迷悟道】赵国华 著

2025-05-27| 极客网

书名:《道德真涵》

出版发行:线装书局

图书作者:赵国华  著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images/20250524/74cec06155d1df652b6ebebefd69b2ca.jpg

【玄牝之门,开卷即见——《道德真函》邀您破迷悟道】

夫《道德经》者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也。自函谷关青牛西去,两千载间注疏如星河浩瀚,然或拘于文辞,或溺于义理,罕有直指本心、契合太上道脉者。今有《道德真函》横空出世,以修真者眼目破文字窠臼,于有无之间抉发真机,堪称继往圣绝学之圭臬!

一、破「道」之玄关:有无相生,不二之门

老子开篇言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,道之妙,正在可道与不可道之间。《道德真函》深契此理,于「可道章」剖玄析微:

• 道性为无:非空非无,乃万有摄持之本体,如太虚含容万象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;

• 道用为有:非实非有,乃生化万有之根源,似江河奔涌不息,生生化化,周行不殆。

二者非一非二,如波水相即,空有圆融,直显道体「玄之又玄」之真容。读此章,如拨云见日,方知老子非谈玄说妙,实乃直指宇宙本然之境。

二、明「德」之枢机:正用合性,显微无间

「德者,道之舍」,然何以谓「正用」?《道德真函》于「不德章」正本清源:

• 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:非谓德之缺失,乃道用与道性浑然一体,行德而不执德相,如日月照临而无心于功,此乃「上德不德」之真诠;

• 不离不即,性用双彰:道性为体,道用为用,体用不二而各有分际,犹镜体含光而光不离镜,非一非异,妙契真空妙有之道。

此等阐释,勘破千年注家「执性废用」或「滞用迷性」之弊,直显道德相生之真机。

三、何以名「真函」?——修真者的不二指南

市面上注本多以文人思维解道,难免隔靴搔痒。而《道德真函》作者深通内丹心法,以「体道」「修德」为脉络,将抽象义理落于实处:

• 为求道者辟蹊径:非空谈义理,直指「致虚守静」「复归婴儿」之实修次第;

• 为处世者明心法:以「道用」化入日用,教君子「挫锐解纷」「和光同尘」,于纷纷扰扰中不失本真;

• 为解惑者破迷障:对「道可道」之辩、「无为无不为」之疑,一一以「性用不二」之理圆融贯通,堪称「道学迷宫之指南」。

四、今古对照,一盏照破迷津的智慧明灯

当科技文明狂飙突进,世人困于物欲而心失其乡,《道德真函》恰如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:

• 哲学研究者可从中窥见东方存在论的深邃;

• 修心养性者可悟得「致虚极,守静笃」的真机;

• 企业管理者能汲取「无为而治」的领导智慧;

• 普通读者亦可于字里行间寻得安顿生命的清凉境界。

「道不远人,人自远之」。《道德真函》非徒然解经之书,实乃老子亲授之「入道密钥」。翻开此书,即是与千古道脉相接:于有处见用,于无处见性,于道德流转中见天地大美,于文字般若中悟本来面目。

《道德真函》是传统文化学者赵国华所著。赵国华先生本人于传统文化深得其髄,又是岐黄学者,隐居九华山,主理宝月书院教务工作。其所出版的书籍,其实都是书院的内部教材,书院力在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及中医的传承者。后续还会相继出版中医方面的书籍,欢迎读者持续关注。

诚邀诸君:展卷即入众妙之门,合书已在道德之乡。

——此《道德真函》之所以为「真」也。

收藏 分享 邀请

环球品牌网 —— 关注头条,洞见未来

联系电话:13671246822

QQ:211544606

邮箱: 211544606@qq.com

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,获取更多资讯